-
2025年荥阳市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行动,旨在通过组织大学生们返回自己的家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荥阳市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开启家乡发展的新篇章。以下是对这一活动的可能安排和预期效果的概述:
### 活动背景
- "目的":鼓励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回到家乡参与社会实践,增进对家乡的了解,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背景":荥阳市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 活动安排
1. "前期准备": - "宣传动员":通过校园公告、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活动,吸引大学生报名参与。 - "项目征集":鼓励荥阳市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出实践项目,满足大学生的实践需求。
2. "实践阶段": - "分组实践":根据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实践岗位。 - "实践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经济建设":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创新创业等。 - "社会服务":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服务、支教等。 - "文化建设":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活动等。
3. "总结交流": - "成果展示":实践结束后,组织成果展示会,让大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和成果。
举报 -
2025年荥阳市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报名时间:即日起—2025年1月12日
报名条件
1.全国范围内的荥阳籍全日制在读、应届毕业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均可报名参加。
2.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强,综合能力强,工作有激情,身体健康、吃苦耐劳,服从用人单位管理。
3.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中共党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骨干优先列入选拔对象。
活动内容
1. 岗位实习实践。开展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机关单位、群团组织、乡镇街道等政务一线,从事民情调研、公共服务等日常事务,增进对国家治理体系运转方式的了解。开展企业实践,匹配学生专业与岗位需求,组织学生深度参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开展兼职锻炼,组织学生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兼任团干部、参与实岗锻炼。
2. 乡情民情考察。开展家乡发展观察,组织学生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了解家乡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感悟家乡发展变化。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国情民情,加深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倡导文化宣传交流,组织学生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家乡文化,推广家乡物产,讲好家乡生动故事。
3. 服务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学生开展生态保护、文明倡导等,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服务基层治理,聚焦温暖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组织学生立足所学专业,为乡村规划、艺术设计、文化传承等家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开展公益服务,组织学生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场所,开展科学普及、扶弱助残、课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服务工作,在春节和寒假期间侧重开展关心关爱青少年活动,用心用情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
实践时间
2025年1月13日至2月中旬,原则上实践时间不低于1个月。
岗位介绍

报名指南
1.信息获取。请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和家乡所在地的省、地市、县区团组织微信公众号,了解“三下乡·返家乡”更多相关实践项目。
2.报名申请。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平台”—“返家乡”栏目入口登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 点击岗位列表,区域筛选,选择“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
3.参加实践。返乡后按照当地团组织和用人单位要求,及时了解岗位、认知熟悉岗位、适应岗位,加强学习,高质量完成岗位任务;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保守秘密,积极主动参与具体工作,彰显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4.记录成长。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将实践日记、体会制作成文案和短视频,通过后台留言方式或@的方式参与投稿;及时与校院团委、指导教师、朋辈同学等分享交流,向更多的同学老师宣传展示自己的家乡—荥阳;可将实践日记、实践图片、心得体会制作成文案或短视频,发送至邮箱hnxytw@163.com进行投稿,我们将适时对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成果进行展示。
5.总结分享。做好实践总结思考,对返乡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可以邀请指导教师做进一步提升挖掘,转化成学术型实践成果或活动型实践成果。积极参加各级团组织开展的总结交流活动以及全国“返家乡”社会实践个人和团队典型事迹宣传活动。
温馨提示
如有疑问可咨询荥阳团市委,联系方式:0371—64602455
举报 -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