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举办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

郑州 更新于:2025-05-06 11:30
  • 笑谈人生30922

    大象新闻记者龚丰硕 通讯员姜丽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赋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于4月24日--4月30日举办了“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探索高效课堂”为主题,涵盖语文、英语、科学、美术及体育等学科,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亮剑”舞台与成长阶梯。

    亮点一:情境化任务“燃动”课堂

    卢梦蝶、柳佳欣老师执教的文言文《铁杵成针》,通过“吟诵—品文—悟情”三环节,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化身“小老师”,通过联系上下文、看注释、扩词法等方法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苏娟、姜亚萌老师的《辩论》另辟蹊径,设计“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等现代化电子产品”进行辩论,学生分组扮演“正方”、“反方”,在观点交锋中深入了解了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张倩、杨洋老师的《火烧云》通过直观呈现“天空像被火烧了”的画面,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激活兴趣,然后通过朗读课文品析语言的细腻,通过层次分明地朗读,层层递进感受火烧云的奇幻与短暂。

    程琬琳、房峻岩老师设计的《剃头大师》紧扣“趣味”,通过聚焦“仇人”、“害人精”、“像一面镜子”等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品味语言的生动;通过带表情朗读、动作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小沙的痛苦和“我”的笨拙,加深对人物心理的理解。

    以“Old toys”为主题,英语教师袁洁、雷婧老师创设了Hide and seek情境,通过趣味游戏强化口语表达,激发学习兴趣。在沉浸式任务中提升语言运用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亮点二:跨学科融合“破圈”

    把古诗文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发现月亮的不同形状。科学教师王松颖、张莹老师以“月有阴晴圆缺”为情境,引导学生对不同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进行探索,并通过实验模拟了此自然科学现象,学生们兴趣浓厚,意犹未尽。

    语文教师刘岚、朱梦华设计《手指》时,引入AI语音合成技术,通过丰子恺先生与学生对话引入学习内容,在“数字技术+传统文化”碰撞中感受大师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语言之美。

    美术教师伍华利用AI绘画工具引入“恐龙世界”主题创作,学生通过与恐龙亲密接触,观察到不同种类恐龙的身体特征,进而进行分类和创作,打造了“学生为主体、素养为导向”的高效课堂。

    亮点三:分层评价“激活”个性

    体育教师郭智慧在“队列队形”课中,通过示范与讲解、 分组分层次练习、互动反馈,并推送个性化训练方案,实现“运动安全+科学指导”双重保障。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本次活动展现了青年教师的创新活力与扎实功底,学校将继续鼓励教师以课堂为阵地,深耕教学研究,打造“学生为主体、素养为导向”的高效课堂。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